常华大使接受《经济报》采访
发布时间:2025-03-17

2025年3月17日,沙特《经济报》刊登对驻沙特大使常华的书面采访,全文如下:



一、刚刚召开的两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回顾,并把今年的GDP增长目标定为5%,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如何有信心继续实现经济稳健增长?

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一是“稳”的态势巩固延续。经济规模稳步扩大,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二是“进”的步伐坚实有力。产业升级有新进展,创新能力有新提升,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大国重器持续上新,凸显了中国创造硬实力。

在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体现出我们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底气,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信心与力量。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命题,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我们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科技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DeepSeek火遍全球,是中国未来产业加速崛起的缩影。今后中国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营造更加活跃、包容和开放的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二、中国经济发展将为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机遇?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报告指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开放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持续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中心位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做‘赋能型大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建设力量,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各国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提供新的关键推动力。

三、近年来,沙特市场积极开放发展,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企业在沙参与大项目建设和投资经营等方面的情况?

首先,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沙特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大项目建设,助力沙特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与“2030愿景”实现。沙特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承包工程市场之一。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沙特承建了多个包括电信工程、污水处理、港口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体育场馆、保障房等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光伏电站、储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石油化工、矿业开采等工业制造业项目。中国企业在沙特建设的大项目工期严、标准高、质量好、可持续、惠民生,获得了沙特各方面高度认可,不少项目已经成为中沙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其次,中国企业持续加大对沙特投资力度。根据沙特统计总局公开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中国企业对沙特直接投资存量达24.81亿美元。目前,已有35家中国企业在沙特设立了地区总部,在沙特开展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超过300家,主营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贸易物流、电子商务、通讯服务、生物医疗、工业投资和园区建设等领域,并逐步开始向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科技合作、商超零售等领域延申,呈现出“能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特点。

四、今年是中沙建交35周年,您如何看待两国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前景?

近年来,在元首外交和高层交往引领下,中沙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沙特“2030愿景”深度对接,两国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双边贸易额已连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方始终把发展对沙关系置于中国外交全局特别是中东外交优先方向,中方愿同沙方继续坚定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坚定把彼此发展看作重要机遇,推动中沙关系实现更大发展,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今年,我们将以两国建交35周年为契机和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愿景”深度对接,既巩固好现有经贸合作优势,又不断挖掘两国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的新增长点,让双边务实合作成果更加真实可感、普惠大众。中沙两国产业互补性强、合作基础稳固、发展战略契合,我相信,通过进一步深化战略互信、完善合作机制,两国各领域合作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本文转自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公众号2025年3月17日发布